安徽理工大學機械工程學院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歡迎您!!
我們是首批國家一流專業建設點
舜耕山下,淮水之濱,安徽理工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坐落于安理大新校區中央。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是四年制的本科專業(一本),是國家(教育部)首批一流專業建設點,也是教育部首批新工科建設改革試點專業。本專業在2014年就通過了國際工程教育專業認證,2018年通過了再認證,本專業的畢業證書在《華盛頓協議》簽約國之間是國際互認的。
本專業歷史悠久,積淀深厚
本專業有75年歷史,1954就開始招收本科生了,是1978年恢復高考后國務院第二批碩士授予點(1983年)。目前,機械學院有機械工程一級學科博士點(安徽省屬高校唯一),礦山機電二級學科博士點,機械工程及儀器科學與技術兩個一級學科碩士點,其它碩士點4個。本專業的機械工程碩士點,在2017年教育部第四輪專業評估中,進入全國前100名,還行吧!少年們,就讀大機械專業,你們就有機會進行本-碩連讀和本-碩-博連讀的機會哦!
類別 |
學位點 |
學位點名稱 |
批準時間 |
博士后流動站及博士點 |
博士后流動站 |
機械工程 |
2017 |
一級學科博士點 (省屬高校唯一) |
機械工程 |
2017 |
二級學科博士點 |
礦山機電工程 |
2011 |
碩士點 |
一級學科碩士點 |
機械工程 |
2006 |
儀器科學與技術 |
2020 |
專業碩士點 |
機械工程 |
1998 |
儀器儀表工程 |
2014 |
工程碩士點 |
機械工程 |
2000 |
二級學科碩士點 |
智能制造工程 |
2017 |
本專業師資力量雄厚,學科積淀深厚
本專業雙聘有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安徽省技術領軍人才1人;引進安徽省高校領軍人才團隊2個;擁有省部級115產業創新團隊1個,省級教學團隊1個。在82位專任教師中,有23名教授,副教授以上職稱比例超過57%,擁有安徽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等省級人才6人,獲安徽省教學名師等省級以上榮譽的有9人。
本專業教學科研平臺特色鮮明、支撐強勁
本專業的教學與科研實踐平臺多達十幾個,有國家級的,有省部級的,構建了以智能礦山機電控制技術研究及裝備研發為特色的育人體系,給本專業的教學實踐提供了強勁支撐。
序號 |
平臺類別 |
平臺名稱 |
批準部門 |
1 |
國家級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 |
礦山智能技術與裝備協同創新中心 |
教育部 |
2 |
國家級實驗教學 示范中心 |
機械工程實驗 教學中心 |
教育部 |
3 |
國家級校外 工程實踐教育中心 |
機械工程校外工程實踐教育中心 |
教育部 |
4 |
國家重點實驗室 |
深部煤礦采動響應與災害防控重點實驗室 |
科學技術部 |
5 |
國家級創新人才 示范基地 |
安徽理工大學創新人才培養示范基地 |
科學技術部 |
6 |
創新方法推廣應用與示范基地 |
安徽省創新方法 推廣應用與示范基地 |
科學技術部 |
7 |
省部級 重點實驗室 |
機械工業礦山采選裝備智能化重點實驗室 |
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 |
8 |
省級重點實驗室 (安徽?。?/span> |
礦山智能裝備與技術重點實驗室 |
安徽省科學技術廳 |
9 |
省級工程實驗室 (安徽?。?/span> |
智能礦山技術與裝備工程實驗室 |
安徽省 發展改革委員會 |
10 |
省級協同創新中心 (安徽?。?/span> |
礦山機電裝備協同創新中心 |
安徽省教育廳 |
11 |
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安徽?。?/span> |
機械工程 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 |
安徽省教育廳 |
本專業的學生學科創新能力很強
本專業的在校生,每年獲得的各類創新創業等科技獎項,粗略地統計一下,基本上都在100人次/年以上,相當于平均每4.5個同學,至少有一個人得過獎。
本專業所在機械工程學院,有四個學生協會:3D創新設計協會、3D智造協會、機器人協會和航模協會,都是同學們自己進行創新創業的機構。3D創新設計協會里同學們申請的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每年都能獲批5、6項。3D智造協會的同學每年參加的A、B類比賽,獲獎無數。機器人協會與航模協會兩個學生創新團隊入選團中央“小平科技創新團隊”(全省高校唯一)的學生協會,去過人民大會堂領獎呢。

機械工程學院目前累計有114個課外科技創新團隊,是讓大家進行頭腦風暴的平臺。在這些團隊里,只要你有好的想法,好的創意,指導老師都會盡最大的努力去創造條件,讓你有機會把它實現出來,你說,棒不棒?
本專業就業面最廣,沒有之一!
本專業主要面向機械工程領域及其相關行業,就業面最廣,沒有之一!根據統計,本專業畢業的同學,大部分進入國企或三資企業(制造業為主),少量進入專業相關的研究院工作,或進入了部隊、事業單位工作;還有一部分同學升入研究生學習,近2年本專業的升研率均在23%左右。目前,本專業保研率約4%左右,且保研名額每年都在增長。近5年來,本專業畢業生一次就業率平均高達99.2%,是我校就業最好的專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