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煤炭高等教育煤礦智能化“十四五”規劃系列教材編寫委員會暨智能采礦工程專業建設研討會在我校舉行。中國工程院院士、煤科總院王國法,中國煤炭教育協會理事長李增全,校黨委書記郭永存,中國工程院院士、校長袁亮,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副校長王家臣,西安科技大學副校長張傳偉等專家出席會議。來自中國煤炭教育協會、煤炭科學研究院、中煤科工、煤炭類高校的70余位專家學者和校內教師代表參加會議。會議由校黨委常委、副校長宮能平主持。

(攝影:寧寧)
郭永存代表學校對與會人員表示熱烈歡迎。他指出,教材的核心功能是育人,希望教材編委成員自覺把思想認識統一到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材建設的重要論述上來,準確把握時代方位和行業前沿,做好系列教材編寫工作,一是把方向,牢牢把握教材建設的政治方向和價值導向,確保黨的教育方針落實到教材建設的各方面各環節;二是守陣地,不斷增強把關意識、建好把關機制、提升把關能力;三是出精品,要經得起歷史和實踐檢驗。
袁亮對長期以來關心學校事業發展的領導和專家表示衷心感謝!他指出,當前煤炭高等教育的高質量發展和“雙一流”創建迫切需要一流教材的支撐,規劃和編寫教材要突出構建中國特色、世界水平,要突出學科交叉、技術融合,要突出固本培元、守正創新,圍繞綠色低碳、安全健康、精準高效的未來礦山建設目標,開展煤礦智能化教材的論證、編寫、審核、修訂。他希望各位專家積極開展交流、高效協作,以更高質量推進煤礦智能化系列教材編寫和建設工作。
王國法指出,系列教材的聯合編寫開啟了行業先河,要集全行業的最新研究成果共同編寫,通過教材建設,進一步建立和完善高質量人才培育體系,更好地適應智慧礦山人才需求。他對本次會議順利召開給予了高度評價,對高校企業專家積極投入煤礦智能化教材和智能采礦工程新專業建設的工作付出給予了充分肯定。
李增全指出,系列教材編寫是全面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材建設的指示精神、落實教育部教材工作會議工作部署的重要舉措,教材建設的水平關系到高校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的提升,要融入行業最新成果,充分體現煤炭行業最新學術水平,要把系列教材編寫好,豐富新時代煤炭高等教育新工科內涵。
會上,指導專家和編委成員就《智慧礦山概論》《煤礦智能檢測技術》《智能精準開采概論》3本規劃教材的編寫展開研討,圍繞教材編寫定位、撰寫形式、任務分工等問題細化落實,為進一步凝練教材特色、提高編寫質量打下了良好基礎。同時,大家就智能采礦工程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培養目標、師資隊伍、教學平臺、建設成效等方面進行了深入交流。
(撰稿、核稿:寧寧、王開松)